懷恩專車公館六張犂路線資訊
懷恩專車忠孝復興圖資訊
懷恩專車乘車時刻表
後續關懷
在傳統的喪禮服務流程中,告別奠禮結束即為終止。深知在喪禮之後,喪親家屬才正要面對真正的悲傷,且這失落的感受往往會持續好一陣子,少則幾個月,多則數年;因此,喪禮之後對喪親家屬所提供後續關懷的支持,才是協助喪親者獲得力量、投入新生活的重要關鍵。提供專業且適當地必要關懷服務。結合禮儀諮詢、追思活動、生活關懷講座、關懷體驗營、生前規畫、心理諮商、生命教育分享等全方位關懷小幫手,透過書信、電話、簡訊、網路等多管道地雙向互動,給予最多元的後續關懷服務。
悲傷輔導
走過悲傷-迎向未來
死亡是人們最難以填補的失落,有些人可以幸運的走過悲傷,但有些人則很難回到日常,面對逝者杳杳,有些遺屬卻懷著被壓抑或刻意隱藏的哀傷活著,直到哪天引爆開來,造成另一場悲劇。他們需要更特別的關懷方式,甚至求助於專業的機構。
異常哀傷包括了以下的心境與現象:
1.極度沮喪
2.嚴重的無力感
3.強烈的憤恨
4.深沉的憂鬱、異常沉默
5.拒絕援助的自閉傾向
6.表現出放棄的念頭
異常哀傷的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會表現出,嚴重的失眠或是睡眠時間大幅延長、暴飲暴食或厭食、不自覺的封閉自己、隔絕與人溝通…等情形!
因此美國學者Wener,L.G.就曾提出喪禮服務員或者稱為喪葬指導員(FuneralDirector)在悲傷的後續關懷服務計畫有四種新賦予的角色,包括:
A.後續關懷服務的提供者:
喪葬指導員在悲傷教育倡導下,被賦予繼續照護並指導喪親者。因為這 些人在面臨親人死亡、重大失落和悲傷、生涯的轉變可以和社區裡的喪 禮品簿
葬指導員建立起一種照護的關係模式。
B.悲傷教師或悲傷諮商員:
美國在1970年代開始就逐漸將喪葬指導員以悲傷教師或悲傷諮商員稱呼,因為在悲慟者自家社區附近的喪葬業者(funeralhome)會安排悲傷支持同體的活動,每週聚會1-2小時彼此來在一起分享真實喪痛的感覺,若是曾看過美國影集「六呎風雲」就會對美國喪葬業者的服務性質與內容有初步的了解。
C.社會給予的角色期待:
殯葬管理條例所賦予喪禮服務員的社會期待角色是個沉重的負擔-工作範躊要符合政府規定,但是當競爭愈來愈大、媒體負面報導、喪葬形式和社會型態的轉變。喪葬工作人員在面臨著工作競爭壓力下,一方面擔心工作因社會改革,將面臨到工作型態轉型取捨與否的問題,同時面臨著對現行工作的滿意與否、關注取向不同…等的問題。「因此,在這個條例之下,禮儀師就必須學習各種後續關懷服務的需求,尤其是在現今快速變遷的多元文化社會」。
D.生前規劃的諮商員:
未來台灣在安寧照顧推動之下,生前最後規劃中有關「不急救同意書與醫療委任書」將會漸漸被接受,而且坊間偶而也會有舉行「生前告別式」,因此和生前規劃的相關訊息與知識是未來禮儀師所要具備的。尤其兒童或青少年更容易把異常的哀傷反應在學習態度、情緒表達或社交行為上,這些都是我們在悲傷輔導上所注意的重點。
內容出自:曾煥棠教授空中大學臨終與後續關懷第12頁或是2006年社區發展季刊114期後續關懷的理念與實施現況